城市是国家建设的“火车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过去一年,广东省河源市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深入实施城市提质行动,科学推进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河源,一座繁荣宜居、活力四射的幸福之城,如今正大踏步前进在新时代,努力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落实到人民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意气风发奔向新征程。
河源市区星罗棋布的生态公园,让城市每个细胞都渗透着绿意。图片来源:河源日报
城建日新月异,“城”果可圈可点
波光粼粼的江面、生机盎然的花木,刚刚开园不久的河源国家高新区白鹭岛公园在新春伊始人气正旺,沿着健身步道一路向前,迎面而来的是市民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202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的东源县体育馆内活力澎湃,“啪!啪!”羽毛球、篮球拍击的声音来回交响,爱好运动健身的市民正挥汗如雨……一帧帧美丽和谐的画面展示着文明带给这座城市的精彩。
过去一年,触摸河源城市发展建设的脉搏,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城市“骨架”逐步延展、生态公园星罗棋布、配套设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每一处都折射着河源城市的巨变。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是提升城市承载力的重要抓手。2022年以来,河源市先后完成西环路旅游大道南段工程与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的高压线迁改,江源安置小区、江源小学及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建设项目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河源市青少年宫和教师发展中心、中山大道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文昌北路人行天桥建设工程、华达街与建设大道交叉口人行天桥建设工程、江源小学跨西环路人行天桥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工程清单,彰显着河源市在城市提质行动上所下的苦功,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2022年,河源市聚焦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有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4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于2022年8月全面完工,2022年3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全部开工。
河源市区。图片来源:河源日报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
早春的清晨,春节的喜庆冲淡了冬日的寒意,不少市民趁着明媚的天气来到河源文化广场散步游园、放松心情,与昔日流动摊贩往来不绝、油烟味浓厚的嘈杂环境相比,如今的河源文化广场,更能让人感受到这座依水而建的城市静谧宜人的独特气息。“自从那些乱摆卖的摊贩撤走以后,广场的环境整洁了,空气更加清新了,我们也乐意常来散步。”正在广场散步的市民陈静高兴地说。
2022年11月3日,在河源市召开的第八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有群众代表反映河源文化广场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严重,影响了广场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给前来休闲的市民、游客造成不便。听民声,解民需。座谈会过后,市城管综合执法局马上制定综合整治方案,联合有关部门迅速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在还给市民一个散步、观光的好去处的同时,积极引导流动摊贩到临时疏导点进行摆卖,在“管”与“服”中传递着城市润物细无声般的人文关怀,用心守护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2022年以来,河源市狠抓环境卫生改善,不断夯实市政基础设施,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应急转运工作安全有序运行,共转运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30.5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照明服务不断优化,智慧路灯无线监控系统建设进展顺利,维修或更换路灯1万余盏,修复路灯线路里程约2.9万米;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持续提升,先后完成滨江大道排水泵房维修及越王大道泵房应急排水泵的加装和永丰路口、中堤路、越王大道下穿隧道等32个小型积水点改造等多个民生项目;深入实施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提升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16万余名党团员志愿者、近百万名群众积极投身城市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管理,“净、洁、绿、美、齐、优”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深入人心……一个个切实管用的城市管理措施落地落实的背后,是河源市“像绣花一样搞好城市管理”的潜功,是连绵不断的政策善意和人文关怀。
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与执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持续发力,河源市用“绣花”心思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绣”出了精致优雅的城市品牌,“绣”出了和谐宜居、群众满意的“城市画卷”。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强化政策机制支撑,发挥好基础设施先导作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面对新的命题,新的一年,河源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着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动力、内生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幸福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来源:河源日报)
跳转链接: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