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淳口镇高田村:村民筹资投劳共建美丽屋场,擦亮红色文化名片

        2023-01-20

        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以“贫诞志高忠孝国民”为主题,分为11个篇章详细介绍了朱水秋烈士的事迹。刘珂摄

          从浏阳城区出发,沿着金阳大道行驶约40分钟,就来到了淳口镇高田村的金盆屋场。顺着村道往里走,很快一栋黄墙黑瓦的房子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村上新修建的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

          2022年5月,高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发动村民筹资投劳,投入140万元打造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金盆屋场。屋场以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为重点,擦亮红色文化名片。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如今屋场配套设施逐渐完善,美丽屋场已基本完工。

          弘扬红色文化 

          打造德育教育基地 

          以“贫诞志高忠孝国民”为主题的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按照生平事迹、家族成员、南昌起义、屡立战功、智取遵义等11个篇章,详细介绍了朱水秋烈士的事迹。

          朱水秋是淳口镇高田村人。长征途中,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六团团长的他率部攻下遵义县城,为党的遵义会议召开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央指挥下,朱水秋率部在新田、觉山、黎平、遵义、腊子口先后取得五次意义重大的胜利。屡立战功的朱水秋获得了诸多荣誉,其中就包括1933年在井冈山时期被授予的三等红星奖章。

        屋场里的乡村文化大舞台上,村民们随着音乐舞动手中的彩带,舞出了活力,舞出了精气神。刘珂摄

          “这次屋场建设主要包括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朱水秋墓、古井、文化长廊、停车场等五部分。”高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学文介绍,2020年8月,他参加了淳口镇举行的朱水秋老红军长征故事分享会,对朱水秋烈士有了全新的认识,萌生了修建革命事迹陈列室纪念朱水秋的想法。

          说干就干,张学文立即组织召开了屋场座谈会,向村民们详细阐述了建设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此后,张学文和村干部走访村里的老人、朱水秋烈士后人,征集与朱水秋烈士相关的故事和文字、证件等资料,“为了保证陈列室里展示的英烈事迹真实准确,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搜集资料,我还特意去了一趟贵州遵义。”

          “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纪念朱水秋。他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张学文说,在陈列室的旁边,村上还设置了退役军人服务站,村上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优势,在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将其打造成德育教育基地。

          村民自发筹资投劳 

          共建美丽屋场 

          陈列室不远处的文化长廊设置了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村上81名烈士的事迹。文化长廊的不远处是一个篮球场,再往前则是乡村文化大舞台。记者采访这天,几名村民正在舞台上随着音乐舞动手中的彩带,活力满满。

          “吃完晚饭后,村民们可以去陈列室逛一圈,没事还能和朋友在文化长廊坐一坐,或是拿着彩带在边上跳几圈,生活蛮好。”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场,村民朱美丘笑着说,她和朋友最近喜欢上了跳彩带舞,屋场建好了,她们也多了一个跳舞的好去处。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群众,美丽屋场的建成离不开村民的付出。”张学文介绍,得知要建设屋场,村民们都大力支持,各界人士共筹资16万余元。还有许多村民让出土地用作停车场用地;也有村民自发捐出家中的老物件,为屋场添彩……

          “修建陈列室,不仅能让更多人知道朱水秋的事迹,这也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得知村上要打造朱水秋革命事迹陈列室,朱水秋的侄孙朱海波主动找到村上,表示可以无偿提供土地,他还主动担任了建设工地负责人,无偿提供家里的水电用于施工,每天忙前忙后,就为了实实在在为屋场建设出一份力。

          “像朱海波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张学文表示,目前金盆屋场已经建设完毕,下一步,他们计划围绕纪念革命先辈慕容楚强,筹建一座慕容山庄,并对周边的民房、商铺提质升级,届时将与金盆屋场串联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研学,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以本土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浏阳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曾巧)